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】天下[皆]谓我大,似不肖(xiào)。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若肖久矣,其细[也夫]。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六章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[其]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[其]身后之。是以圣人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五章】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知此两者亦楷式。常知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四章】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;其脆易破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三章】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大小多少。报怨以德。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二章】道者万物之奥,善人之宝,不善人之所保。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加人。人之不善,何弃之有。故立天子,置三公,虽有拱璧以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一章】大国者下流,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。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下。故大国以下小国,则取小国;小国以下大国,则取大国。或下以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章】治大国若烹小鲜。以道莅(lì)天下,其鬼不神。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伤人。非其神不伤人,圣人亦不伤[人]。夫两不相伤,故德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九章】治人,事天,莫若啬(sè)。夫唯啬,是谓早服。早服谓之重积德;重积德则无不剋;无不剋则莫知其极;莫知其极[则]可以有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八章】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,其无正,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七章】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。民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技巧,奇物滋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六章】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(sè)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亦不可得而(s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五章】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。毒虫不螫(shì,注: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),猛兽不据,攫(jué,注:以爪猎物的猛禽)鸟不搏。骨···
【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五十四章】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祭祀不辍(chuò)。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