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〈1〉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〈2〉;既以与人,己愈多〈3〉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【注释】:

〈1〉知者:同智,有智慧,聪明的人。〈2〉愈有:更加有。〈3〉愈多:更多。

译文:

诚信的语言不动听,动听的语言不诚信。善良的人不狡辩,狡辩的人不善良。有智慧的人不会博大不精,博大不精的人不聪明。圣人是不会积累财富的,而是用于服务人民,自己却更加有了道德的积累;不断将财富给予人民,自己的道德积累就越多。上天之道,利益万物而无害。圣人之道,作为天下而不与民相争。

读后感:

真实的语言是不会经过修饰所以很难打动人,经过修饰的语言确实很动听但并非出自于真心。善良的人不会心存狡诈而去辩解,狡诈的人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言行去辩护。智慧的人会朝着自己确立的方向去学习和探索,并能持之以恒,而不会广泛的去涉及各个领域,博而不精。广泛涉及各领域的人最后只能获得博而不精,使得不聪明。圣人是不会为了积累财富而去索取,只会用自己可支配的财富去服务于人民,这就具备了善德;不断将自己的财富给予需求的人民,自己的善德积累就越多。圣人所秉持道的根本就是作为天下而不去与民相争。


[延伸阅读1] 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 帛书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