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圣人无常心〈1〉,以百姓心为心〈2〉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〈3〉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〈4〉,吾亦信之;德信。圣人之在天下,惵惵〈5〉,为天下浑其心;百姓皆注其耳目,圣人皆孩之。

【注释】:

〈1〉常心:寻常心。〈2〉心为心:心系百姓。〈3〉不善者:不善良的人从善。〈4〉不信者:不诚信的人诚信。〈5〉惵惵(diedie):谨言慎行。

译文:

圣人没有寻常心,而是心系天下百姓。善良的人,我善待他;不善良的人只要从善,我也善待他;这是道德的善待。诚信的人,我信任他;不诚信的人只要诚信,我也信任他;这是道德的信任。圣人治理天下时,谨言慎行,为天下百姓浑然一心;百姓们都重视自己的视听,圣人都象小孩儿一样天真。

读后感:

这里的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德善及德信是指道德的善待及道德的信任。是以道德作为衡量的标准。而道德是有原则性的,就是要弃恶扬善。如好人好事道德会善待,坏人坏事道德也善待,这就成了没有原则的善待,没有好坏的善待,也失去了道德的原则性。诚信的人道德会信任他,不诚信的人道德也信任他,这就成了没有道德原则的信任。这样就容易给社会带来混乱及不安定,这是道德绝不允许的。我们对犯人的改造过程也是弃恶扬善的过程,犯人只要能改过,我们不也一样会善待他,信任他吗?圣人治理天下时,小心又细心,谨言慎行,为天下百姓操劳着心;因百姓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所见所闻,所以圣人都像小孩儿一样天真无邪。


[延伸阅读1] 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四十九章 帛书本道德经第四十九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