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〈1〉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〈2〉;及如吾无身,吾有何患?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。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
【注释】:

〈1〉身:性命。〈2〉身:身体。

译文:

受宠或受辱好象都会惊惶不安,将宠辱的得失视若性命。什么是受宠或受辱好像都会惊惶不安呢?宠是卑下的,得宠则惊喜万分,失宠则惊恐万分,这就是受宠或受辱都会惊惶不安。什么是将宠辱的得失视若性命?我之所以如此患得患失,是我有身体;假如我没有身体,我还有何忧患?所以象珍惜性命那样去作为天下,或可寄予天下苍生。象珍爱身体那样去作为天下,或可托付于天下苍生。

读后感:

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会感到惊惶不安,重视宠辱的得失若同自己的性命。这是人们的本性,因为人人都有私心,即使圣人也不例外。但每个人对此的表现却不尽相同,可内心都会惊惶不安。什么是宠辱若惊?宠本身就是卑下的,得到后内心就会惊喜万分;失去后内心就会惊恐万分。什么是贵大患若身?人们之所以如此患得患失,惊惶不安,是因为人们都有身体,都有虚荣。如果人们都没有身体,那还何在乎这表面上的虚荣?所以如能象珍惜性命那样去作为天下,就可将自己寄予天下苍生。如能象珍爱身体那样去作为天下,就可将自己托付于天下苍生。而不必再宠辱若惊。


[延伸阅读1] 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十三章 帛书本道德经第十三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