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章
【原文】
以道佐人主〈1〉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〈2〉。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〈3〉之后,必有凶年。故善者〈4〉,果而巳,不敢以取强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,果而不得巳,果而勿强。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【注释】:
〈1〉人主:君主。〈2〉好还:易致报应。〈3〉大军:大战。〈4〉善者:善于谋略的人。
译文:
以道辅佐君主的人,是不会以兵力逞强天下的,那样容易招来报复。军队所到之处,田地荒芜,荆棘丛生。大战之后,必有荒年。因此善于谋略的人,只要达到目地即可,不敢再逞强。达到目地不可自尊自大,达到目地不可夸耀,达到目地不可骄横,达到目地是不得巳而为之,达到目地不可再逞强。事物盛极则会衰老,就叫无道,无道早已消亡。
读后感:
用道辅佐君主的人,只会依道而行;是不会用兵力去逞强天下的,因为他知道战争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,而非逞强天下的必然,如那样做只会招来报复。军队所到之处,可导致田地荒芜,致使荆棘丛生。战争过后,必然会导致荒年。所以善于谋略的人,会把握好分寸,只用军事手段去达到目的即可,不敢再逞强。而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军事手段也实为无奈之举。达到目的后如再拥兵逞强而过度用兵,就会走向极端,就会走向灭亡。
[延伸阅读1] 河上公本道德经第三十章 帛书本道德经第三十章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