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〈1〉,冲气〈2〉以为和。人之所恶,唯孤、寡、不穀,而王公以为称。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粱者不得其死〈3〉,吾将以为教父〈4〉。

【注释】:

〈1〉负阴抱阳:古人认为万物的背为阴而胸为阳,故有负阴抱阳之说。〈2〉冲气:阴阳二气相冲。〈3〉其死:好死,善终。〈4〉教父:戒规。

译文:

道诞生太极,太极诞生天(阳)与地(阴),天地诞生阳、阴及阴阳合体,阳、阴及阴阳合体诞生万物。万物背负着阴而胸抱着阳,阴、阳二气相冲就达到平和。人们所厌恶的,只有孤家、寡人、不善,而侯王却用来称呼自己。所以事物或受损后反而会获益,或获益后反而会受损。这是人们教我的,我也用来教你们。强横者不得好死,我将其作为戒规。

读后感:

道→太极→天地→阴、阳、阴阳合体→天下万物。而人们最不喜欢的,也是最怕的,就是被称为孤家寡人、不善,可侯王们却用这些来称呼自己。所以事物在受到损害后反而可能获益,这是由于被损害的可能恰好是事物不利的一面;或在获益后反而会受损,这可能获益的正是事物不利的一面。而这些都是人们教给作者的,作者又用这些来教育后人。强横的人最终会遭受报应而不得善终,作者将这立为戒律。


[延伸阅读1] 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四十二章 帛书本道德经第四十二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