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其安易持,其未兆〈1〉易谋;其脆易泮(pàn)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〈2〉,治之于未乱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,故无败;无执,故无失。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,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〈3〉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〈4〉,复众人之所过。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为。

【注释】:

〈1〉未兆:未出现征兆。〈2〉未有:未然,未出现事端。〈3〉欲不欲:欲望为没有欲望。〈4〉不学:无知。

译文:

安定的局面容易把持,事物未出现变化的征兆时容易谋划;事物脆弱时容易破解,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。作为要防患于未然,治理要防患于未乱。参天大树,生长于萌芽;九层高台,起于层层累土;千里的行程,开始于脚下。妄为者会失败,妄执者会失去。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为,就不会失败;不妄执,就不会失去。人们做事,常于快成功时而失败,如谨慎自始至终,则不会失败。因此圣人的欲望为没有欲望,不会珍贵稀有之物;学那些无知的人,重犯人们已犯过的错误。只是辅助万物自然地生长,而不敢妄为。

读后感:

安定的局面维持起来非常容易,当事物未出现变化的征兆时就非常容易去谋划;事物脆弱时就可顺势而为稍用外力就很容易破解,事物细微时就可稍加外力使其消散。作为一定要未雨绸缪,防患于坏的事情出现;治理一定要防患于混乱的出现,要固本正标。这些都是在考验着执政者的大智慧与担当,耐心与细心,作为与不作为,但且不可急于求成,无的放矢。因为即使是参天大树,也是由小萌芽长成;即使是九层高台,也是由土层层堆积而成;即使千里的行程,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。如执政者恣意妄为一定会失败,恣意妄执一定会失去。而人们做事,往往在快成功时则失败,如自始至终都小心谨慎,细心而耐心,就不会失败。所以圣人明白这些道理,就不会去重犯人们已犯过的错误,只是顺其自然而为,不敢妄为。


[延伸阅读1] 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六十四章 帛书本道德经第六十四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