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六章】将欲歙(xī)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,是谓微明。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五章】执大象,天下往;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乐(yuè)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四章】大道泛兮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,功成不名有,衣养万物而不为主,常无欲,可名于小;万物归焉,而不为主,可名为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二章】道常无名,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也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宾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一章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。物或恶(wù)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章】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。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善有果而已,不敢以取强。果而勿矜,果而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九章】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故物或行或随,或歔(xū)或吹,或强或羸(l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八章】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知其白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(tè,注:过失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七章】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谪(xiá zhé),善数不用筹策,善闭无关楗(jiàn)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六章】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(zī)重。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,奈何万乘(shèng)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?轻则失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五章】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四章】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(zhuì)行。物或恶(wù)之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三章】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故从事于道者,道者同于道,德者同于德···
【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二章】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···